2025年3月20日,信息学院公共计算机教研室阙清贤副教授在图书馆第二会议室主讲了“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DeepSeek篇)”专题讲座。学院院长谢四连教授主持会议,全院100余名教师共同参与。此次培训聚焦国产开源AI平台DeepSeek的核心功能及其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理论解析与案例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为高校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阙清贤首先介绍了DeepSeek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DeepSeek大语言模型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接着,他详细展示了DeepSeek的V3模式、R1模式、联网模式、附件模式的区别以及四种模式下的提示词使用技巧。他特别提到,附件模式允许用户上传本地知识库、书籍、文档等,DeepSeek能够基于这些文件进行总结和分析,极大地提升了其在企业和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通过多个实际案例,阙老师生动展示了DeepSeek与其他AI平台的融合应用。例如,DeepSeek与Kimi结合,能够快速生成教案、课件、试卷等各类教学资源,显著提高了备课效率;DeepSeek的代码编写功能为计算机科学和相关专业的教师提供了极大便利,教师可以利用DeepSeek快速生成和调试代码,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DeepSeek与xmind结合,能够快速制作思维导图;DeepSeek与NapKin结合,能够制作40余种数据图表;DeepSeek与豆包、即梦结合,能够快速生成图片与视频。此外,DeepSeek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可以利用DeepSeek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提升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了其在科研中的应用价值。
谢四连在总结中强调:“掌握AI工具已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必备素养。”本次培训标志着我院教育数字化已全面开启,学院要求教师把DeepSeek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文/图:郭珈伲;一审:龚成;二审:朱舒腊;三审:谢四连)